陈兴华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
2022年4月8日
一、新冠肺炎基本知识
(一)流行病学特点
1.传染源
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,潜伏期即有传染性,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。
2.传播途径
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。
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。
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。
3.易感人群
人群普遍易感。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。
(二)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
一般患者: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可无发热,仅表现为头痛、心慌、胸闷、结膜炎、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。
重度患者: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,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。
二、新冠肺炎公众防护要点
1.把好入口第一关
设置要求:可根据实际情况,利用出入口延伸玻璃房、实体房等分别设置人员出、入通道,并在入口处设置预检筛查点,用于风险人群的筛查。如遇可疑风险人员,及时就近联系转运至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。
管控措施:“口罩+测温+健康码、行程码+及时更新全国风险地区+熟知新冠早期十大症状”。
2.牢记防控知识
避免去疫情高发区。
及时观察就医。如果出现发烧(特别是高烧不退)、咳嗽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,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。
加强开窗通风。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一段时间,加强空气流通以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。
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场所。避免到封闭、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。特别是儿童、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。外出要佩戴口罩。
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清水搓洗20秒以上。打喷嚏或咳嗽时注意用纸巾或手臂遮盖口鼻,不宜直接用要手遮盖口鼻。
(1)口罩
正确使用:戴前洗手,分清内外上下,橡筋绕至耳后,拉开口罩,沿鼻梁压紧鼻夹,搞定。
错误戴法:戴口罩不分正反、口罩未贴合面部、摘口罩时触碰外侧、消毒后重复使用、同时佩戴多个口罩或带呼吸阀口罩、阳光下晒口罩消毒、口罩用后随意丢、口罩越厚越好。
(2)手卫生
洗手:在餐前、如厕后、外出回家、接触垃圾、抚摸动物后,要记得洗手。洗手时,要注意流动水和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,揉搓的时间不少于20秒。为了方便记忆,揉搓步骤可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:内-外-夹-弓-大-立-腕。
手消毒: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,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,可在餐厅入口、电梯、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安装快速手消毒剂。
(3)保持社交距离
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安全距离。
与人问候时不进行身体接触(如握手、拥抱等)。
站立或就座时,需间隔,避免面对面交谈,不聚集。
(4)正确咳嗽礼仪
当咳嗽和打喷嚏时,使用纸巾或手绢遮口、鼻部,扔掉用过的纸巾后立即洗手。
没有纸巾或手绢时,应用衣袖遮盖口、鼻,避免用手直接遮盖。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呼吸道传染病,外出时需佩戴口罩。
(5)不同区域防护
上下班: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建议步行、骑行或乘坐私家车、班车上下班。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务必全程佩戴口罩。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。
办公室:进办公室后先洗手,并开窗通风。注意给手机、钥匙消毒。多喝水,适当锻炼,注意休息。
会议室:建议佩戴口罩,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或手消毒。人员就座间隔1米以上。控制人数及会议时间。时间过长时,开窗通风1次。
就餐:采用分餐、分桌进食,避免人员密集。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。避免面对面就餐。吃饭时尽量不说话。可采用打包就餐。
家庭:回到家后先洗手,并开窗通风。注意给手机、钥匙消毒。勤换洗衣物。关注上下水气流问题。
3.落实消毒措施
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,56℃30分钟、75%乙醇、含氯消毒剂、过氧乙酸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,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。
(1)空气消毒
首选自然通风,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不低于30min。
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,可使用紫外线灭菌灯或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。餐厅后厨宜结合实际情况,可采用紫外线灭菌灯进行空气消毒。
注意事项:紫外线灭菌灯须在无人情况下使用。
(2)环境、物体表面清洁消毒
频繁使用和接触的物体表面(如办公桌、椅子、电脑键盘和鼠标、门把手等),应每日清洁,必要时使用一次性消毒湿纸巾或500mg/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。
地面每日湿式清洁2次,必要时用 500 mg/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。
公共区域设施(楼梯扶手、电梯按钮、卫生间水龙头等),应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。使用500 mg/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,作用30min 后清水擦拭干净。
(3)保洁用具的清洁消毒
不同区域布巾、地巾应分区使用与管理。
手工清洗与消毒:擦拭布巾、地巾清洗干净,使用500 mg/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,作用30分钟后,用清水洗净,干燥备用。
自动清洗与消毒:使用后的布巾、地巾等放入清洗机内,按照清洗机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,包括水洗、漂洗、消毒、干燥,取出备用。
(4)含氯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
含氯消毒剂配置方法:会换算、贴标识、先监测、再使用
含氯消毒剂使用方法:物体表面、地面采用擦拭或拖拭的方法,不推荐采用喷洒的方法。
含氯消毒剂注意事项:禁止在有人情况下使用,尤其是禁止对人进行喷洒消毒;消毒后必须用清水再次清洁。
(5)消毒人员要求
消毒人员应经过培训,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方法和消毒器械的操作。消毒人员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个人防护,预防性消毒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、一次性手套、医用口罩等。
加强手卫生管理,避免交叉污染,可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。
消毒人员消毒完毕后均应进行详细记录,包括消毒剂品名、消毒剂浓度、消毒时间、操作者等。
消毒“五要”:
隔离场所要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;
医院、机场、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;
高频接触的门把手、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;
垃圾、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;
要做好个人手卫生。
消毒“七不”:
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;
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;
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;
不对水塘、水库、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;
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;
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;
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。
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!